姓 名 |
林佳儀(Dr. Lin Chia-yi ) |
職 稱 |
副教授 |
最高學歷 |
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|
研究專長 |
曲牌音樂、戲曲文獻、戲曲表演、崑曲、古典戲曲、近當代戲曲 |
近期研究與新關懷 |
曼谷與香港潮劇交流、曼谷潮劇之商業化展演、泰國酬神潮劇、新加坡儒樂社外江戲活動、新竹北管子弟活動 |
開設課程 |
戲曲傳播專題、現當代戲曲專題、明清傳奇與崑弋戲曲專題、研究方法。戲曲選、戲曲表演及其文化、京劇新美學、華人神話與傳說 |
連絡電話 |
03-5715131 ext 72616 |
研究室 |
南大校區行政大樓1509 |
電子郵件 |
chiayi@mx.nthu.edu.tw |
林佳儀,2023年1月,〈1970年代泰國曼谷商業潮劇之劇團更迭與劇目發展〉,《戲劇研究》第31期,頁81-130。(科技部專題計畫「20世紀中葉曼谷、香港潮劇交流研究」(MOST 107-2410-H-007-077–MY2)、「泰國本地潮劇之再次商業化研究(1970~1980年代)」(MOST 109-2410-H-007-008-MY2)之部分成果)(2021年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藝術學門THCI第一級)
林佳儀,2022年12月,〈晚明清初絃索北套音樂組織之研究〉,《戲曲學報》第27期,頁129-174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晚明清初絃索曲譜及北曲傳唱研究」(MOST 105-2628-H-134-001)之部分成果)(2021年臺灣人文學期刊藝術學門第三級)
林佳儀,2022年8月,〈南來北往:新竹同樂軒之軒社經營與進香演出〉,《竹塹文獻雜誌》第74期,頁121-153。
孫致文、林佳儀,2022年7月,〈
林佳儀、楊巽彰,2022年7月,〈現存吳丁財(金水)
林佳儀,2018年5月,〈新竹北門鄭氏家族與地方音樂戲曲活動考察〉,《臺灣音樂研究》,第二十六期。(106年中央研究院「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」之成果;科技部計畫「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劇目與活動類型考察」(MOST 106-2410-H-007-055-)之部分成果)。
林佳儀,2017年7月,〈《玉茗堂四夢》抄本之收錄齣目與音樂書寫〉,《戲劇學刊》,第二十六期,頁121-158。(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05 年「延聘國內訪問學者(暑期進修)」獎助部分成果)(2016年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藝術學門THCI第二級)
林佳儀,2015年6月,〈《南詞定律》之體例及其在清初曲譜之開創〉,《東華漢學》,第二十一期,頁101-104(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02 年「延聘訪問學者暑期進修」獎助部分成果)(THCI、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文學一專業期刊A級)
林佳儀,2014年12月,〈論《破窰記》【合笙】「喜得功名遂」套曲在明清時期之流播與變遷〉,《彰化師大國文學誌》,第二十九期,頁93-132。
林佳儀,2014年6月,〈論京劇武戲之套曲應用與崑班承演〉,《民俗曲藝》,第一八四期,頁229-278。 (THCI Core) (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「青年學者學術輔導與諮詢」獎助,薪傳學者為王安祈教授,計畫編號:NSC 101-2420-H-002-006-Y10102)
林佳儀,2014年4月,〈竹塹北管子弟軒社活動考察─起源年代、空間分佈及演出盛況〉,《臺灣音樂研究》,第十八期,頁1-35。 (THCI)
林佳儀,2014年1月,〈論徐炎之、張善薌在臺灣的崑曲薪傳及表演特色〉,《戲劇研究》,第十三期,頁99-144。 (THCI Core)
林佳儀,2013年12月,〈論馮起鳳《吟香堂曲譜》之編輯意識及訂譜流傳〉,《南藝學報》,第七期,頁1-39。 (THCI)
林佳儀,2013年5月,〈論《納書楹四夢全譜》如何宛轉相就《四夢》曲文〉,《湯顯祖研究通訊》,2013年1期(總第17期),頁45-60。
林佳儀,2012年12月,〈從「江湖十二腳色」到當代崑劇腳色的分合─以小生、末為主的探討〉,《戲曲學報》,第十期,頁95-133。 (THCI)
林佳儀,2012年6月,〈抄曲本百冊 傳演出盛事─論《崑劇手抄曲本一百冊》之演出文獻〉,《中國崑曲藝術》,第五期《崑劇手抄曲本一百冊》研討會專刊,頁40-47。(節錄自:林佳儀,2012年3月,〈論張紫東家藏崑曲曲本的傳抄意義與文獻價值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三十六期,頁193-244。)
林佳儀,2012年3月,〈論張紫東家藏崑曲曲本的傳抄意義與文獻價值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三十六期,頁193-244。 (THCI Core)
林佳儀,2010年4月,〈試析《納書楹四夢全譜》相同牌調之曲腔變化〉,《臺灣音樂研究》,第十期,頁43-80。 (THCI)
林佳儀,2008年12月,〈南、北曲交化下曲牌變遷之考察〉,《戲曲學報》,第四期,頁153-192。 (THCI)
林佳儀,2008年4月,〈《納書楹曲譜》之集曲作法初探〉,《臺灣音樂研究》,第六期,頁95-130。 (THCI)
林佳儀,2006年4月,〈《綴白裘》之〈昭君出塞〉劇作淵源與流播〉,《臺灣音樂研究》,第二期,頁143-165。 (THCI)
林佳儀,2000年6月,〈追尋元雜劇的腳印—談《元雜劇發展史》所論的雜劇流播史〉,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》,第三期,頁59-74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二、研討會論文
林佳儀,2023年11月17-18日,〈清代絃索時劇音樂研究——關於品頭、界頭的討論〉,傳播與傳承:第七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,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。(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專題研究計畫「晚明清初絃索曲譜及北曲傳唱研究」(MOST 105-2628-H-134-001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23年10月14-15日,〈新加坡儒樂社之外江樂及外江戲活動考察〉,第六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——華人社會與華人研究:新方向、新視野、新趨勢,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、拉曼大學中國研究院主辦。(科技專題計畫「新加坡儒樂社發展研究」(MOST 111-2410-H-007-053-MY2)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23年1月4-6日,〈從潮州幫到客家幫:
林佳儀,2022年11月11-12日,〈《臨川四夢》播蓬萊——臺灣水磨曲集崑劇團演出與教學的湯公名作〉,中國(撫州)湯顯祖學術研討會,中國戲曲學會、北京大學、武漢大學、上海戲劇學院、南昌大學、撫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。
林佳儀,2022年10月22-23日,〈
林佳儀,2022年8月13-14日,〈承先啟後:「
林佳儀,2021年11月12-13日,〈南來北往:
林佳儀,2021年9月23-25日,〈
林佳儀,2021年5月29-30日,〈1970年代泰國曼谷商
林佳儀,2019年12月6日,〈酬神、交陪與文化活動:新竹北管子弟的演出場域及文資保存〉,宗教發展、遺產傳承、文化治理研討會,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主辦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劇目與活動類型考察」(MOST 106-2410-H-007-055-)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19年10月26-27日,〈子弟館的當代變遷:竹塹北管藝術團在文化資產與地方活動之角色〉,首屆亞州地方學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,中國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、韓國首爾市立大學首爾學研究所、日本富士學會、北京地理學會、中國地方學研究聯席會共同主辦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劇目與活動類型考察」(MOST 106-2410-H-007-055-)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19年8月24-28日,〈舞台電影之交響——試析1960~70年代曼谷觀眾對香港潮劇電影之接受〉,第三屆世界漢學論壇,世界漢學研究會主辦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二十世紀中葉曼谷、香港潮劇交流研究」(MOST 107-2410-H-007-007-MY2)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19年8月12日,〈廟宇及曲館互動變遷之探討〉,中國語文學研究暨漢語教學國際研討會,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、中國語文教育學會與國立清華大學合辦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劇目與活動類型考察」(MOST 106-2410-H-007-055))
林佳儀,2019年4月26日,〈鄉音化萬銖:1960~70年代香港潮劇在曼谷之考察〉,第二屆戰後亞洲文學與文化傳播國際工作坊,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主辦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二十世紀中葉曼谷、香港潮劇交流研究」(MOST 107-2410-H-007-077-MY2)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18年11月15-16日,〈香港潮語片標舉「正宗潮劇」之內涵考察〉,2018 影像‧印象-戲曲傳播在當代媒體之回顧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係主辦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二十世紀中葉曼谷、香港潮劇交流研究」(MOST 107-2410-H-007-077-MY2)之部分成果)。
林佳儀,2017年11月23-25日,〈崑曲流行之際的《北西廂》絃索傳唱〉,崑曲博物館開幕式暨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主辦。(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晚明清初絃索曲譜及北曲傳唱研究」(MOST 105-2628-H-134-001)之部分成果)。
林佳儀,2017年11月10-11日,〈新竹北門鄭氏家族與地方音樂戲曲活動考察〉,竹塹風華再現:人文、藝術與地方的交響齊奏──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/華文文學研究所、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主辦。(106年中央研究院「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」(臺灣史研究所)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16年9月24-26日,〈《玉茗堂四夢》鈔本曲譜初探〉,2016中國撫州湯顯祖劇作展演國際高峰學術論壇,撫州市人民政府、東華理工大學、中國戲曲學會湯顯祖研究分會聯合舉辦。
林佳儀,2016年3月18日,〈京崑老旦表演藝術發展研究〉,2016跨越與實踐: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系主辦。
林佳儀,2015年6月17日,〈臺灣崑曲曲譜相關資料庫的建置與應用〉,大陸與台灣:崑曲傳承和發展研討會,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主辦。
林佳儀,2014年4月14日,〈晚明南曲曲牌「又一體」研究─以《舊編南九宮譜》、《增定南九宮曲譜》、《南詞新譜》收曲為例〉,2014湯顯祖、莎士比亞暨中英戲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,浙江大學人文學院、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、浙江省文學學會、遂昌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。
林佳儀,2014年4月6日,〈論《南詞定律》之體例及編輯意識〉,中國戲劇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代戲曲學會2014年年會,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、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、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、中國古代戲曲學會聯合主辦。
林佳儀,2013年11月9日,〈竹塹北管子弟軒社活動考察─起源年代、空間分佈及演出盛況〉,第一屆台灣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辦。
林佳儀,2013年6月7日,〈娛樂、表演與傳承─徐炎之、張善薌崑曲活動研究〉,第二屆台灣戲劇(曲)史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,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主辦。
林佳儀,2013年1月4日,〈論京劇武戲之套曲應用與崑班承演〉,跨越與實踐─2013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,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系主辦。(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「青年學者學術輔導與諮詢」獎助,薪傳學者為王安祈教授,計畫編號:NSC 101-2420-H-002-006-Y10102)
林佳儀,2012年12月29日,〈論馮起鳳《吟香堂曲譜》之編輯意識與訂譜流傳〉,「古典戲曲辨疑與新說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。
林佳儀,2012年6月6日,〈南曲、北曲、絃索與崑曲的融通流播─以【合笙】「喜得功名遂」套曲為例〉,第一屆台灣戲劇(曲)史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,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主辦。
林佳儀,2011年11月,〈初論張紫東家藏崑曲曲本的傳抄意義與文獻價值〉,《崑劇手抄曲本一百冊》學術研討會,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戲曲研究中心等主辦。
林佳儀,2011年10月,〈從「江湖十二腳色」到當代崑劇腳色的分合─以小生、末為主的探討〉,2011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主辦。
林佳儀,2011年5月,〈初論張紫東家藏崑曲曲本的傳抄意義與文獻價值〉,2011青年學者論壇學術研討會,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主辦。
林佳儀,2009年10月,〈試析《納書楹四夢全譜》相同牌調之曲腔變化〉,傳統藝術文化資產研討會,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辦。
林佳儀,2007年9月,〈《納書楹曲譜》之集曲作法初探〉,中華民國(臺灣)民族音樂學會200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─臺灣音樂的紀錄與再現,中華民國(臺灣)民族音樂學會主辦。
林佳儀,2006年11月,〈試論葉堂《納書楹四夢全譜》宛轉相就之法〉,2006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—表演與視覺藝術領域中的漢學研究,輔仁大學藝術學院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主辦。
林佳儀,2005年12月,〈《綴白裘.昭君出塞》的淵源與流播〉,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,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。
林佳儀,2004年5月,〈由「點板」談北曲曲牌變化之相關問題—以【中呂宮】曲牌為例〉,議藝—2004年臺灣地區藝術學領域研究所學生論文發表會,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主辦。
林佳儀,1997年5月,〈試析【貨郎兒】曲調的演變〉,第六屆全國中文系學生學術研討會,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三、專書
林佳儀,排印中,〈清代絃索時劇音樂研究——關於品頭、界頭的討論〉,《第七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里仁書局。林佳儀、水磨曲集崑劇團製作,2018年12月,《崑壇清音:徐炎之、張善薌的崑曲生涯》,臺北: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(ISBN 978-986-326-658-7)。
林佳儀著、王安祈審訂,2017年6月,《老生老旦一身兼:曲復敏的京劇表演生涯》,臺北:臺北市政府文化局。(ISBN:978-986-05-2471-0)(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04年委託「曲復敏生命史保存計畫」之成果,主持人王安祈,協同主持人林佳儀)
林佳儀,2016年5月,《曲譜編訂與牌套變遷》,臺北:政大出版社。(ISBN 978-986-647-586-3)
林佳儀,2014年3月,《元雜劇情節結構與音樂關係之研究─以現存【中呂宮】全套樂譜之劇本為對象》,新北:花木蘭文化出版社。(ISBN 978-986-322-549-2)(碩士論文修訂出版)
林佳儀,2012年9月,《《納書楹曲譜》研究─以《四夢全譜》訂譜作法為核心》,新北:花木蘭文化出版社。(ISBN 978-986-254-955-1、978-986-254-956-8)(博士論文修訂出版)
林佳儀,2009年7月,《《納書楹曲譜》研究—以《四夢全譜》為核心》,臺北: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,李殿魁教授、蔡欣欣教授指導。(獲99學年度汪經昌教授伉儷紀念基金─研究金)
林佳儀,2001年6月,《元雜劇情節結構與音樂關係之研究—以現存【中呂宮】全套樂譜之劇本為對象》,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,李殿魁教授指導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四、專書論文
林佳儀,2023年11月,〈南來北往:新竹同樂軒之軒社經營與進香演出〉,林佳儀主編:《新竹在地文化與跨域流轉: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,頁345-383。(ISBN:9789864789955)
林佳儀,2023年1月,〈晚明清初絃索北套音樂組織之研究〉,施德玉、王學彥主編:《2021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祝賀曾永義院士八秩榮慶》,臺北:國立臺灣戲曲學院,上冊,頁441-484。(ISBN:9789869860864)(MOST 105-2628-H-134-001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21年5月,〈曲館的當代變遷:
林佳儀,2019年10月,〈新竹北門鄭氏家族與地方音樂戲曲活動考察〉,陳惠齡主編:《竹塹風華再現: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ISBN:9789864783205),臺北: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,頁493-529。(106年中央研究院「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」之成果;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「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劇目與活動類型考察」(MOST 106-2410-H-007-055-)之部分成果)
林佳儀,2017年8月,〈《玉茗堂四夢》鈔本曲譜初探─收錄齣目及音樂舉隅〉,撫州湯顯祖國際研究中心編:《湯學聚珍:二〇一六年中國‧撫州湯顯祖劇作展演暨國際高峰學術論壇論文選集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頁569-581。
林佳儀,2016年12月,〈論《納書楹四夢全譜》如何宛轉相就《四夢》曲文〉,周育德、鄒元江主編:《湯顯祖研究論文集粹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頁414-432。(原刊於《湯顯祖研究通訊》,第17期)
林佳儀,2015年5月,〈竹塹北管子弟軒社活動考察─起源年代、空間分佈及演出盛況〉,陳惠齡編:《傳統與現代—第一屆臺灣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ISBN:9789577399298),臺北: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,頁245-290。
林佳儀,2015年3月,〈晚明曲譜收錄「又一體」研究─以《舊編南九宮譜》、《增定南九宮曲譜》、《南詞新譜》為對象〉,收入華志武主編:《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杭州:浙江大學出版社,頁223-235。
林佳儀,2013年12月,〈馮起鳳《吟香堂曲譜》內容考釋〉,杜桂萍、李亦輝主編:《辨疑與新說:古典戲曲回思錄》,哈爾濱:黑龍江大學出版社,頁384-397。
林佳儀,2012年2月,〈由葉堂《納書楹四夢全譜》論諸家《牡丹亭》訂譜及清前期曲樂的發展〉,湯鈺林、周秦主編:《中國崑曲論壇2010》,蘇州:古吳軒出版社,頁72-84。
林佳儀,2007年7月,〈試論葉堂《納書楹四夢全譜》宛轉相就之法〉,《2006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論文集—表演與視覺藝術領域中的漢學研究》,臺北:輔仁大學,頁108-132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五、技術報告
林佳儀,2023年10月,「泰國本地潮劇之再次商業化研究(1970~1980年代)」結案報告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執行期間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。(MOST 109-2410-H-007-008-MY2)
林佳儀,2021年10月,「20世紀中葉曼谷、
林佳儀,2020年10月,「新竹市北管保存維護計畫」結案報告,新竹市文化局委託計畫,執行期間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。
林佳儀,2019年5月,「20世紀中葉曼谷、香港潮劇交流研究」期中報告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執行期間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。(MOST 107-2410-H-007-077 –MY2)
林佳儀,2019年5月,「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劇目與活動類型考察」結案報告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執行期間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。(MOST 106-2410-H-007-055 -)
林佳儀,2017年10月,「晚明清初絃索曲譜及北曲傳唱研究」結案報告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執行期間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。(MOST 105-2628-H-134-001-)
王安祈、林佳儀,2016年5月,「曲復敏生命史保存計畫」總結報告,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,執行期間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。
李殿魁、林佳儀、高嘉穗、陳美如、劉佳佳,2007年11 月,「戲曲曲譜檢索系統建置計畫」結案報告,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,執行期間2006年9月至2007年11月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六、其他文章
林佳儀,2014年3月,〈過闇河 闖情關 度耶非耶─評戲曲學院京劇團《闇河渡》〉,《大戲臺》,第43期,第8版。
陳均、張衛東、劉汭嶼、林佳儀、許詩凰,2014年1月,〈百年崑曲史,「非遺」變形記〉,《話題2013》,北京:三聯書店,頁151-175。
陳均、張衛東、劉汭嶼、林佳儀、許詩凰,2013年10月,〈非遺12年以來的崑曲〉,《中國藝術時空》,2013年第5期(總第14期),頁66-74。
林佳儀,2013年4月,〈「小丑報到」外一齣─記張銘榮親授崑曲〈問探〉〉,《國光藝訊》,第83期,頁14-15。
林佳儀,2011年7月,〈麗山戲話─四月看戲天〉,《國光藝訊》,第76期,頁14-15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七、編著
林佳儀,2023年11月,《新竹在地文化與跨域流轉:第五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(ISBN:9789864789955)
林佳儀主編,2021年10月,《歷史風華與文藝新象:第四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(ISBN:9789864784684)
許榮哲、林佳儀、王怡芬、簡君玲,2012年7月,《這個世界的18個謎─十八堂經典小說課》,台南:南一書局。(ISBN: 9789574435555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八、榮譽
林佳儀,2023年3月,獲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111學年度傑出教學獎。
林佳儀,2020年10月,獲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109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。
林佳儀,2017年9月,獲清華大學南大校區105學年度優良導師。
林佳儀,2017年7月,獲中央研究院「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」,訪問臺灣史研究所,研究計畫名稱:竹塹鄭氏家族與區域音樂戲曲活動研究。
林佳儀,2016年7月,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「延聘訪問學者暑期進修」獎助,研究計畫名稱:《玉茗堂四夢》鈔本曲譜研究。
林佳儀,2015年7月,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「延聘訪問學者暑期進修」獎助,研究計畫名稱:京崑老旦表演藝術比較研究。
林佳儀,2014年7月,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「延聘訪問學者暑期進修」獎助,研究計畫名稱:明清南曲格律譜之收曲變遷及曲學觀點。
林佳儀,2013年7月,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「延聘訪問學者暑期進修」獎助,研究計畫名稱:《南詞定律》「又一體」研究。
林佳儀,2012年10月,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「青年學者學術輔導與諮詢」獎助,薪傳學者王安祈教授,研究計畫名稱:論京劇武戲之套曲應用及崑班承演,計畫編號:NSC 101-2420-H-002-006-Y10102。
林佳儀,2010年11月,《《納書楹曲譜》研究—以《四夢全譜》為核心》,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9學年度汪經昌教授伉儷紀念基金─研究金。
林佳儀,2000年5月,〈戲曲之時空結構與敘述機制—以《長生殿》為例〉,獲第九屆「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」佳作,陳百年先生學術基金會主辦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九、展演
林佳儀,2023年12月31日,崑劇《釵釧記.相約相罵》飾皇甫母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假戲真作・崑劇折子戲」,臺北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。
林佳儀,2022年1月8日,崑劇《紅梨記.花婆》飾花婆,
林佳儀,2020年9月13日,崑劇《吟風閣雜劇.罷宴》飾劉婆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幽思誰見・崑曲折子戲選粹」,臺北大稻埕戲苑九樓劇場。
林佳儀,2019年10月5日,崑劇《紅梨記・花婆》飾花婆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舊語新聲—水磨曲集2019年崑曲公演」,臺北大稻埕戲苑九樓劇場。
林佳儀,2018年9月16日,崑劇《南西廂・拷紅》飾崔母、《玉簪記・催試》飾姑母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悲歡難訴——崑曲中的霸凌公案」,臺北大稻埕戲苑九樓劇場。
林佳儀,2017年10月22日,崑劇《釵釧記・相約相罵》飾皇甫母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水磨30.經典傳承——崑曲折子戲精選」,臺北大稻埕戲苑九樓劇場。
林佳儀,2016年6月16日,崑劇〈詠花〉飾瑤池金母、崑劇《紅梨記.花婆》飾花婆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崑曲夏日派對」,臺北地下街一號廣場。
林佳儀,2015年10月11日,崑劇《吟風閣雜劇.罷宴》飾劉婆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尋春.耽酒.崑曲折子戲」,臺北大稻埕戲苑九樓劇場。
林佳儀,2014年12月7日,崑劇《南西廂.拷紅》飾崔母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崑壇清音─徐炎之、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」,臺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。
林佳儀,2014年12月6日,崑劇《牡丹亭.驚夢》飾杜母,水磨曲集崑劇團「崑壇清音─徐炎之、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」,臺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。
林佳儀,2012年8月4日於桃園縣文化局桃園演藝廳演出崑劇《紅梨記.花婆》飾花婆一角。
林佳儀,2012年7月22日於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演出崑劇《紅梨記.花婆》飾花婆一角。
林佳儀,2012年6月3日於臺北國軍文藝活度中心演出崑劇《紅梨記.花婆》飾花婆一角。
林佳儀,2012年6月2日於臺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演出崑劇《竇娥冤.斬娥》飾蔡婆一角。
林佳儀,2012年2月11日於鹿港臺灣燈會演出崑劇《玉簪記.問病》飾姑母一角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十、計劃案
林佳儀,2024年8月~2025年7月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「鄉音跨域:新加坡、泰國「麗的呼聲」廣播裡的潮劇相關演藝研究(1950-1970年代)(I)」。(MOST 111-2410-H-007-053-MY2)
林佳儀,2024年8月~2025年7月,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,,「以外籍生為對象的華人戲曲與民俗教學研究」。(MOE-113-TPRHA-0002-005Y1)
林佳儀,2024年1月~2024年11月,清華大學火種計畫,「儀式戲曲X地方社會X文化永續: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典藏「中國地方戲與儀式」錄影帶數位化及創新教學與研究」。
林佳儀,2022年8月~2024年7月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
林佳儀,2020年8月~2022年7月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「泰國本地潮劇之再次商業化研究(1970~1980年代)」。(MOST 109-2410-H-007 -008 -MY2)
林佳儀,2019年11月8~10日,科技部國內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,《歷史風華與文藝新象:第四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》。(MOST 208-2916-I-007-010-A1)
林佳儀,2019年9月~2020年10月,新竹市文化局委託計畫,「新竹市北管保存維護計畫」。
林佳儀,2018年8月~2020年7月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「20世紀中葉曼谷、香港潮劇交流研究」。(MOST 107-2410-H-007-077 –MY2)。
林佳儀,2017年8月~2018年7月,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,「竹塹北管藝術團演出劇目與活動類型考察」。(MOST 106-2410-H-007-055 -)。
林佳儀,2016年8月~2017年7月,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專題研究計畫,「晚明清初絃索曲譜及北曲傳唱研究」。(MOST 105-2628-H-134-001)。
王安祈、林佳儀,2015年3月~2016年5月,臺北市政府文化局,「曲復敏生命史保存計畫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