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演講紀實】2024/10/23(三)上午9:00-12:0李豐楙教授主講:回歸混沌:謝土與建醮的「神煞並存」神話

謝土慶成、回歸混沌——李豐楙院士演講紀要

主辦單位:華文文學研究所(「研究方法」課堂演講)

演講題目:回歸混沌:謝土與建醮的「神煞並存」神話

  者:李豐楙教授(中央研究院院士、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)

演講時間:20241023日(三)9:00-12:00

09:00-10:50 學術演講(人文社會學院A202人文講堂)

11:10-12:00 儀式展演(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川堂)

相關計畫:清華大學火種計畫儀式戲曲X地方社會X文化永續: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典藏「中國地方戲與儀式」錄影帶數位化及創新教學與研究

本場演講由華文文學研究所主辦,慶祝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落成,在漢人民間傳統,通常會有謝土慶成的儀式,然則,現代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,對儀式的陌生,與其單純辦一場謝土儀式,不如結合學術演講與儀式展演,既能認識儀式背後深層的文化內涵,師生也能感受儀式的氣氛並共同祈福。在精研道教的李豐楙院士支持下,李院士的演講以「回歸混沌:謝土與建醮的「神煞並存」神話」為題,並邀請新竹靈玄壇做精簡的儀式展演。

李豐楙院士的演講,從博士畢業時,施舟人(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)教授提點他的三點說起:第一是用文言文說的「禮失求諸野」;第二是用台南腔的本地話說的「你本地人,你無做本地的代誌,足可惜」;第三是用國語說的「你要拜師,如果你不拜師,很多東西你不了解,你到田野,他們對你客氣,但客氣就是個距離。」後來就做了,一做就四十年,學生也遵循這三個原則。今天演講就是分享在田野遇到的案例。

第一部份談「臺灣大醮:宮廟建醮與地方社會」,俗諺「古例毋滅,新例毋設」,可以看到民眾在社會生活的經驗與秩序,當新建或重修廟宇,破土、動土,擾動與破壞了土地秩序,完工之際,「合境」之人託諸「超越性存在」的神道之教,在醮典的數日之中,藉由奠安儀式恢復秩序。第二部份談「常與非常:慶成醮典的始與終」,提出「常與非常」的理論,乃是與西方「聖與俗」對話,建醮是最大的「非常」,期間穿著日常服飾之外的長袍馬褂、朝服與祭,而醮典之始,則從日常行動的封山禁水、封界,暫停日常的打拚,專心服侍神,回到混沌的狀態;而燈篙起迄,則是醮典的科事框架,從時間來看,建醮大事始於豎燈篙,而終於下燈篙,從空間感來看,燈篙一豎,象示幽明均召、冥陽兩利,在視覺印象中具有象徵性。

第三部份談「從解土到謝土:神煞並存的神道宇宙觀」,其實,「謝土」並非道教的新創儀式,可溯源於漢代民間的「解土」,屬廣義的解除術之一,「謝土」則是道教收編於文化百寶箱的新詞,起造過程觸犯龍神,謝土的「謝」,兼有謝罪、感謝之意,舉行儀式時,遵循古例,遍請一切惡煞,祭拜之後送其遠離,關鍵的「安龍送虎」的儀式,以五龍安鎮,再於夜半靜默送白虎,以解除煞氣。第四部份談「新創宇宙:慶成醮重演創世紀」,儀式始於燃燈,取天火,點燃新火以新換舊,是宇宙更新的燈光象徵;而分燈捲簾,則是宇宙創生的道教版本,由道士分三次捲起「闕」字簾,全部捲起方見三清宮氣象,乃宇宙生成的莊嚴之象;儀式到了尾聲,從非常返常,則以開齋、犒軍、普度,猶如嘉年華會的歡樂氣氛,作為回復凡俗世界的轉換儀式。

謝土儀式則在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的穿堂舉行,在靈玄壇藍道長請神、祝告土地之後,由李卓穎院長、李癸雲副院長、台文所王鈺婷所長、華文所丁威仁所長,帶領師生及來賓團拜祈福,道長則宣疏文代為秉告祝禱;接著誦經五方結界、奠安龍神,並取弓箭射五方蟲蟻,警示遠離,祈求起居安寧;最後的撒五穀,則是繞著文學館的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,各撒一把五穀,猶如播下文學的種子,在眾人齊聲應和道長的祝福,喊著「有唷」之際,也象徵著文學館未來人才輩出,儀式在喜氣洋洋中告一段落。李豐楙院士表示:「一座廟建成,不是營造工程蓋好就蓋好,是以有沒有謝土建醮作為標準,古例不變;恭喜貴院願意在後五四時代舉辦這個活動,你們的活動保存的是一個傳承有兩三千年的古例!」

李豐楙院士闡發「謝土」的深層意涵

李豐楙院士演講,神采奕奕。

李豐楙院士與聽眾合影,共同為這場演講按讚。

大家津津有味看著安土慶成的儀式。

儀式中「射五方蟲蟻」,提醒蟲蟻遠離,勿來攪擾。

安土慶成儀式圓滿,人社院師生為難得的盛會合影留念。

道長為大家祈求安龍之後大富貴,眾人高聲喊著「有唷」,副院長撒出五穀種子祈福。

李豐楙院士與人社院李卓穎院長、李癸雲副院長、台文所王鈺婷所長、華文所丁威仁所長、林佳儀老師在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前合影。

(華文文學研究所林佳儀老師主辦、撰稿、提供照片)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