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江俊億博士

江俊億博士圖片

姓  名

江俊億

職  稱

博士後研究學者

最高學歷

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

學術專長

中國哲學、宋明理學、東亞儒學

電子郵件

bachcellist@gmail.com

 
 
 
 
 
 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一、期刊論文

江俊億。〈評林遠澤主編《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》〉。投稿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,審查中。

江俊億。2019年3月。〈山崎闇齋與朱子的「心」論比較研究――以心性論、理氣論為中心〉。《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》第12號,頁345-359。

江俊億。2014年10月。〈「公務倫理」和「明哲保身」――我為何要學習《官箴》∕「官箴」?〉。《官箴教學研究專刊》。黃清德、李蓬齡主編,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發行,頁115-119。

江俊億。2008年12月。〈本是同根生――《閩南文化叢書》介紹〉。《國文天地》第24卷第7期,總283期,頁90-93。

江俊億。2008年7月。〈陽明後學研究的基石――《陽明後學文獻叢書》述評〉。《國文天地》第24卷第2期,總278期,頁108-111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二、研討會論文

 江俊億。2024年12月9日。〈「感通」以「格致」──朱子「格物」論再議〉。宣讀於2024年「雛鳳清聲:文哲青年學者冬季論壇」會議論文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2024年11月14日。同名初稿。宣讀於「中國哲學的物思維」青年學者工作坊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

  江俊億。2024年11月30日。〈朝鮮儒者奇高峰對羅欽順「良知非天理」說的討論和批判〉。第二屆「東亞哲學經典詮釋」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。嘉義縣民雄鄉,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、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、中正大學東亞漢籍與儒學研究中心等主辦。改寫自2023年12月18日舊文。

江俊億。2024年11月10日。〈朱子的「感物」思想〉。宣讀於「二十一世紀視野中的朱子學:傳統與現代」2024兩岸四地朱子學論壇。臺北市,台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等主辦。2024年8月23日。初稿〈感物或知物:朱子心物關係再探〉。宣讀於第44屆韓國中國學會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。首爾市,韓國中國學會主辦。

 江俊億。2023年12月18日。〈朝鮮儒者奇高峰對羅欽順「良知非天理」說的討論和批判〉。宣讀於「雛鳳清聲:文哲青年學者冬季論壇」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

 江俊億。2023年11月24日。〈韓儒李寒洲對羅欽順「道心」、「人心」說的批判〉。宣讀於「中國哲學與經學研究」工作坊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2023年10月20日。初稿〈韓儒李寒洲對羅欽順的批判〉。宣讀於「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X」學術研討會。桃園市中壢區,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等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22年12月16日。〈熊澤蕃山《心法圖解》的構圖思維與義理解析──以〈天道圖〉為中心的考察〉。宣讀於「明清朱子學的變遷」工作坊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2022年11月19日。同名初稿。宣讀於「東亞哲學經典詮釋」國際學術研討會。嘉義縣民雄鄉,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、中正大學東亞漢籍與儒學研究中心等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22年10月20日。〈王廷相道德認知問題試析〉。宣讀於2022年「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IV」學術研討會。桃園市中壢區,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、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等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21年11月25日。〈以「意」為中心看吉村秋陽與大橋訥庵的〈格致賸議〉論爭〉。宣讀於「宋明理學工作坊」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增補改寫自2015年4月17日舊文。

 江俊億。2020年6月8日。〈南宋「理學」一詞之確立――從二程論「理」、「性」、「命」談起〉。宣讀於「雛鳳清聲:文哲青年學者夏季論壇(一)」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後經改寫,收入博士論文,為第三章。

江俊億。2019年11月19日。〈山崎闇齋與朱子的「心」論比較研究──以心性論、理氣論為中心〉(2019年3月期刊論文)。宣讀於「明清朱子學的變遷」研究工作坊。臺北市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18年12月11日。〈朱子論魂魄〉。宣讀於2018年度日韓両岸次世代フォーラム「東アジア文化交涉の諸相」。大阪府吹田市:関西大学大学院東アジア文化研究科主辦,論文集頁56-59。後改寫為〈朱子論魂魄:「心」為「氣之精爽」探義〉,後收入博士論文,為第六章第三節第二小節。

江俊億。2017年10月14日。〈山崎闇齋對「心」的議論――從朱子理氣論與心性論談起〉。宣讀於第十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。貴州省貴陽市,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、武漢大學國學院與哲學學院、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、貴州陽明文化研究院、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、鵝湖月刊社、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等主辦。科技部「補助國內研究生出席國際學術會議」(MOST-106-2922-I-002-562)。

江俊億。2016年10月21日。〈羅整菴批評《楞伽經》的義理解析〉。宣讀於2016年「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III」學術研討會。桃園市中壢區,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、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等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16年8月3日。〈日本學者山井湧、山下龍二對「心即理」、「性即理」命題的思考與議論〉。宣讀於2016年青年學者東亞儒學論壇。臺北市,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等主辦,論文集頁331-346。

江俊億。2016年2月4日。〈東亞儒學研究的價值與意義――以宋明理學概念、議題發展為例〉。宣讀於2015年度京都大學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若手ワークショップ。京都市,京都大學文學科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15年11月6日。〈羅近溪論「神」與「身」、「心」之關係及其意義〉。宣讀於2015年「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Ⅱ」學術研討會。桃園市中壢區,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、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等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15年5月10日。〈貝原益軒論「人心」、「道心」與「明德」、「本心」〉。宣讀於東アジア文化交渉學會第7回國際學術大會。神奈川縣開成町,法政大學、神奈川縣開成町等主辦,論文集頁617-627。科技部「補助國內研究生出席國際學術會議」(MOST-104-2922-I-002-268)。後收入博士論文,為附錄二。

江俊億。2015年4月17日。〈以「意」為中心看吉村秋陽與大橋訥庵的〈格致賸議〉論爭〉。宣讀於「亞洲中的日本研究」研究生共同發表會。名古屋市,國立臺灣大學日本研究中心、名古屋大學「アジアの中の日本文化」研究センター[JACRC]等主辦。

江俊億。2014年3月15日。〈劉蕺山對朱子的理解――以《聖學宗要》為中心的考察〉。宣讀於「朱子哲學的當代反思」國際學術研討會。臺北市,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等主辦。論文集頁533-555。

江俊億。2014年2月10日。〈鄭齊斗〈良知體用圖〉的義理解析〉。宣讀於2014年中國語文學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。高雄市,國立中山大學韓國研究中心、韓國BK21PLUS高麗大學中日語言文化教育研究事業團主辦,論文集頁61-84。

江俊億。2009年6月5日。〈朱子智藏說「應物藏跡」之義理探究〉。宣讀於第二屆青年儒學學術會議。臺中市,中央大學儒學中心、東海大學哲學系主辦。

 江俊億。2008年8月3日。〈從〈玉山講義〉看朱子智藏說的建構及其意義〉。宣讀於「臺灣朱子之路武夷精舍講壇」。福建武夷山,臺灣朱氏宗親文教基金會等主辦。會後刪修為〈從〈玉山講義〉看朱子智藏說〉,並進一步發展為碩士論文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三、專書(論文集)之一章

 江俊億。〈朱子的「感物」思想〉。預計被收錄於《吾妻重二教授退休記念論集 中国思想と文化交渉》,2026年出版。

江俊億。2016年6月。〈東亞儒學研究的價值與意義――以宋明理學概念、議題發展為例〉。《2015年度京都大学南京大学社會学人類学若手ワークショップ東アジア若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ワークショップ報告論文集》。福谷彬、巫靚、中山大將編,京都大学アジア研究教育ユニット發行,頁187;日文版,頁88-89,福谷彬譯。

江俊億。2015年7月。〈高橋亨著作目錄(1902-2015)〉。收入李明輝、林月惠編:《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》。臺北市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附錄二,頁517-570。

江俊億。2015年7月。〈高橋亨年譜〉。收入李明輝、林月惠編:《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》。臺北市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附錄一,頁443-516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四、學位論文

江俊億。2022年。《朱子學中「心學」論說形成之考察》。共348頁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。博士論文。(文德書院「文德儒學青年學者傑出著作獎」、中研院文哲所「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」)

江俊億。2010年。《由朱子思想發展過程考察其智藏說》。共162頁。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。碩士論文。(「臺灣哲學學會第2010年碩士論文獎」佳作獎)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